沙河是因为沙多而得名?从县府路到献福路,曾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?27日,记者从西陵区民政局获悉:该区将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中采集到的3152条地名信息上传至网上,诚邀大家来纠错。
“石板溪以天然物体及渠流而得名。以前有一条溪水顺流而下,久而久之冲刷出一块很大的石板……”在“宜昌市西陵地名寻根”上,搜索“石板溪”词条,便会出现石板溪的“地名来历”、“地名含义”、“历史沿革”、“地理实体描述”等相关信息。在每一条地名信息的右下角,都有一个“纠错”栏,点击进入,便可对该地名进行纠错。
“只要市民对地名信息进行纠错,提交并被审核通过后,就有希望得到红包。”西陵区民政局副局长李雅琴介绍,此前,该区已经邀请了老领导、老专家以及熟悉西陵区工作的老同志召开评审会,对古街古巷、名胜古迹信息进行确认。此次,通过这种“互联网+地名普查”的方式,希望能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到地名普查中,拓宽地名普查的审核路径,提高地名普查的准确性。
据了解,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目前正在进行中。此前,宜都市已开展了类似的“互联网+地名普查”工作,有619条纠错信息通过审核并被采纳。下一步,我市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这种“互联网+地名普查”的方式。如果您想了解详细的西陵区地名信息,或者参与纠错,方法很简单:只需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“宜昌市西陵地名寻根”,添加关注,便可参与。
来源:三峡晚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