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
首页  > 专题专栏 > 西陵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
查找问题强措施 再鼓干劲抓落实
发布日期:2016-11-10 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 字号:[ ]
  9月中旬,省政府督查组来宜昌对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“回头看”,西陵区地名普查办报送了相关材料接受督查。省政府考核组对我区地名普查工作提出重要意见,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。根据上级地名普查最新意见和要求,区地名普查办对全区地名普查工作进行了再加压、再督办,整改效果明显。
  
  一、督查存在的问题
  一是进度过慢。9月督查时,全区3696条登记条目登记表,专家审核仅完成三分之一。
  二是专家缺乏。区级专家当时只有一名。
  三是质量不高。正式登记表质量层次不齐,有的街办、社区存在“四大项”理解不透,填写不清。
  四是基层责任落实不力。个别街办、开发区、旅游新区领导重视不够,普查专干对业务不熟悉。

  二、整改措施及效果
  一是思想上再重视,制定攻坚计划表。针对进度过慢的情况,区政府分管领导、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,专题开会研究,指示要人给人、要钱给钱,务必确保完成任务。宜昌市普查办、市民政局领导亲自联系我区,指导制定加速推进全区地名普查的倒排工期表。区地名普查办围绕“12月底能数据入库”这一目标,结合实际排定了第四季度工作计划表,细化到每天,按时间节点推进。10月份,区普查办、各乡、街办、开发区、高新区普查办及相关社区双休全部加班。到11月9日,全区除旅游新区外,95%的条目已经专家修改成为正式登记表。同时,外业工作全面启动,已完成70%的条目信息。预计11月20日可全面完成外业采集。
  二是力量上再增强,分片分批严格把关。10月份以来,我们再增加两名区级文化专家。根据工作进度,三个老专家分片指导,集中修改。区普查办按照工期表,每天召集各街办、乡、开发区、高新区的文化专家和社区普查员,自带电脑在区民政局统一办公,包片专家现场修改,面对面指导,各街办、乡、开发区、高新区思想统一、紧密配合,各社区加班加点、专人负责。经过努力,全区正式登记表信息逐步准确、完善,登记表质量有了较大提高。
  三是责任上再强化,一鼓作气完成目标。针对部分街办、开发区领导不重视、专干一问三不知的情况,区政府分管领导迅速主持召开会议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,要求各单位分管领导务必每天过问、每天关心地名普查工作,民政专干要支好招、谋划好。对下一步正式登记表审核、互联网纠错、跨界地名处理、编书立著等工作,各单位务必干劲不松、力度不减,确保圆满完成任务。

  三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  1、分两个层次对地名信息再确认。一是对登记的党政机关信息开展上门再核实。对辖区内区直、市直单位要求乡、街办、开发区、高新区、旅游新区开展上门走访,请单位签字盖章,有修改意见的及时修改。二是对古街古巷、名胜古迹的地名整理汇总,召开市内有名的老干部、老专家召开纠错评审会,对有故事、有来历的地名进行纠错修改。
  2、开展“互联网+”地名纠错。根据市普查办的文件要求,聘请第三方网络平台对居民点、古街古巷进行上传,以发红包奖励的形式,欢迎社会监督,及时接受准确的修改信息。
  3、开展跨界边界普查确认。按照不漏不重的原则,对照省普查办下发的地图,组织各街办、乡、开发区、高新区普查专干精准查找,查缺补漏。
  4、外业勘测加速推进。按照时间节点,及时联系外业公司加班加点,本月内务必保质保量完成全部外业任务。全力以赴做好数据入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。

 

西陵区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
2016年11月9日


分享到: 更多
〖打印本页〗 〖关闭窗口〗
主办:中共宜昌市西陵区委 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
承办: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宜昌市西陵区电子政务办公室
ICP备案号:鄂ICP备11018619号